首页 > 要闻简讯 > 宝藏问答 >

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全诗

2025-07-30 04:56:03

问题描述:

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全诗,在线等,求秒回,真的火烧眉毛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30 04:56:03

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全诗】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《惠州一绝》中所写的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。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,也展现了他对岭南生活的热爱与向往。

一、诗句背景简介

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广东惠州(今广东省惠州市),在岭南期间,他品尝了当地著名的荔枝,深受其美味吸引。于是写下这首诗,表达自己愿意长期居住在岭南的心情。诗句简洁明快,情感真挚,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。

二、原诗全文

> 《惠州一绝》

> 罗浮山下四时春,

> 卢橘杨梅次第新。

> 日啖荔枝三百颗,

> 不辞长作岭南人。

三、

项目 内容
作者 苏轼(北宋)
诗名 《惠州一绝》
出处 《东坡七集》
创作背景 被贬至广东惠州期间,因喜爱荔枝而作
主题 对荔枝的喜爱、对岭南生活的向往
名句 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
表达情感 愉悦、满足、豁达
语言风格 简洁自然,富有生活气息

四、诗句解析

1. “罗浮山下四时春”:描绘了岭南地区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,表现出环境的宜人。

2. “卢橘杨梅次第新”:说明岭南水果种类丰富,季节更替不断有新鲜果品。

3. 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:夸张手法,强调对荔枝的喜爱程度之深。

4. “不辞长作岭南人”:表达愿意长久居住在此地的意愿,体现对生活的满足和乐观态度。

五、文化影响

此诗流传广泛,不仅成为描写荔枝的代表作,也常被用作形容对某一事物极度喜爱的典故。此外,苏轼的豁达胸怀和乐观精神也通过这首诗得到了充分体现,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六、结语

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。它告诉我们,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值得珍惜,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内心的满足与对生活的热爱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