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杜甫简介及代表作】杜甫(712年-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并称“李杜”,被后人尊称为“诗圣”。他一生经历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,目睹了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,因此其诗歌内容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,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历史价值。
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,语言凝练,情感真挚,题材广泛,涵盖政治、战争、民生、自然等多个方面。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,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杜甫 |
字 | 子美 |
号 | 少陵野老 |
出生年份 | 712年 |
去世年份 | 770年 |
所处朝代 | 唐代 |
诗歌风格 | 沉郁顿挫、现实主义 |
诗歌主题 | 社会现实、民生疾苦、战争、自然等 |
地位 | “诗圣”、“诗史” |
合称 | 与李白并称“李杜” |
代表作介绍:
1. 《春望》
- 描写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城的破败景象,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。
- 名句: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”
2.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- 通过自身遭遇,抒发对天下寒士的关怀与理想。
- 名句: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!”
3. 《登高》
- 写于晚年,抒发壮志未酬、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- 名句: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”
4. 《三吏》《三别》
- 包括《新安吏》《石壕吏》《潼关吏》和《新婚别》《垂老别》《无家别》,反映战乱中百姓的苦难生活。
- 被誉为“诗史”的代表作。
5. 《绝句四首》
- 描绘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美景,语言清新明快。
- 名句: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”
杜甫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瑰宝,更是历史的见证。他用笔记录时代,用情温暖人心,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