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伏龙肝是什么?】“伏龙肝”这一名称听起来似乎与神话或传说有关,但实际上它是一种中药材。在传统中医中,“伏龙肝”指的是灶膛中长期烧火后形成的焦黑土块,也被称为“灶心土”。其性味甘、温,归脾经和胃经,具有温中散寒、止血、止泻等功效。
为了更清晰地了解“伏龙肝”的来源、性味、功效及使用方法,以下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: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中文名称 | 伏龙肝、灶心土 |
来源 | 灶膛中长期烧火后形成的焦黑土块 |
性味 | 甘、温 |
归经 | 脾经、胃经 |
功效 | 温中散寒、止血、止泻、安神 |
主治 | 虚寒腹痛、吐血、便血、小儿夜啼、惊风等 |
用法用量 | 煎服或研末冲服,具体用量需遵医嘱 |
注意事项 | 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;孕妇慎用 |
现代研究 | 含有多种矿物质,可能对调节肠道功能有一定作用 |
伏龙肝虽为传统药材,但在现代医学中应用较少,主要依赖于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。使用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,以确保安全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