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卓荦的基础解释是什么】“卓荦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突出、卓越、不凡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卓荦”多用来赞美人的才能、品德或成就超出一般,具有非凡的气质和能力。
一、基础解释总结
词语 | 卓荦 |
拼音 | zhuó luò |
词性 | 形容词(也可作动词) |
基本含义 | 超出寻常,杰出不凡;形容人或事物出众、卓越 |
近义词 | 卓越、超群、出众、杰出 |
反义词 | 平庸、普通、平凡 |
出处 | 最早见于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卓荦乎不可及也。” |
用法举例 | 他在这项工作中表现得卓荦不凡。 |
二、详细解析
“卓荦”一词源自古代文献,原意是高大、突出的样子,后引申为杰出、非凡的意思。在文学作品中,常用来形容人物才华横溢、品格高尚,或成就非凡。
例如:
- 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卓荦乎不可及也。”
意思是说董仲舒的思想和才华非常突出,难以企及。
- 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才略卓荦,有经世之志。”
表示王导的才能和谋略非常出众,有治理国家的远大志向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卓荦”更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高度评价。
三、使用建议
- 适用场景:可用于文章、演讲、评语等正式场合,强调人物或事物的非凡之处。
- 避免滥用:由于“卓荦”较为文雅,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,应根据语境合理选用。
- 搭配建议:常与“不凡”“出众”“卓越”等词搭配使用,增强表达效果。
四、结语
“卓荦”作为汉语中的一个典雅词汇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体现了古人对卓越品质的追求。在今天,它依然能够为我们的语言增添一份庄重与美感。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词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层次与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