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简讯 > 宝藏问答 >

霁的基本解释

2025-09-13 23:23:49

问题描述:

霁的基本解释,卡到崩溃,求给个解决方法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3 23:23:49

霁的基本解释】“霁”是一个较为文雅的汉字,常见于诗词、古文及文学作品中。它不仅在现代汉语中有一定的使用频率,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以下是对“霁”字的详细解释,结合其含义、用法及相关例句进行总结。

一、基本含义

项目 内容
拼音
部首
笔画 17画
五笔 FJYF(简码:FJ)
字义 本义为雨止,云散,天晴;引申为清朗、明朗、和悦之意。

二、词义解析

1. 本义:雨停,天晴

- 在古代,“霁”常用来形容雨后天晴的状态。例如:“霁日”即晴朗的日子。

2. 引申义:清朗、明朗

- 用于形容人的神情、面容或环境的明亮、清爽。如“霁色”指晴朗的天色,“霁容”指清朗的表情。

3. 比喻义:和悦、平和

- 可用来形容人的情绪稳定、态度温和。如“霁颜”即笑容可掬的样子。

三、常见词语搭配

词语 解释 例句
霁色 晴朗的天色 夕阳西下,霁色渐染天空。
霁月 晴朗的月亮 霁月高悬,清辉洒满大地。
霁容 清朗的面容 她眉目舒展,霁容可亲。
霁景 晴朗的景色 登高远眺,霁景尽收眼底。
霁气 和悦之气 他脸上带着霁气,令人感到安心。

四、文化背景与文学应用

“霁”字在古文中多用于描绘自然景象或人物神态,具有浓厚的诗意和美感。例如:

- 《诗经》:虽未直接出现“霁”字,但类似意境广泛存在。

- 唐诗宋词:如李白《夜泊牛渚怀古》中“霁月光风”,借以表达心境的豁达与开朗。

- 现代文学:仍保留其典雅风格,常用于描写环境或人物情绪。

五、总结

“霁”字虽然不常见于日常口语,但在文学、诗词、书法等领域中有着独特的地位。它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晴朗景象,也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明朗。掌握其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与情感表达。

结语:

“霁”字虽简,却蕴含深意。无论是作为词汇使用,还是作为文化符号,它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