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4米绳子对折3次三年级解题】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,经常会遇到一些与“对折”相关的题目。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:“一根4米长的绳子,对折3次后,每段有多长?”这是一道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数学题,虽然看似简单,但需要仔细分析和理解对折的过程。
一、题目解析
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“对折”。对折是指将一根绳子从中间对折一次,使原来的长度变成一半。例如,一根4米的绳子对折一次后,长度变为2米;再对折一次,就变成1米;第三次对折后,就是0.5米。
关键点在于:每一次对折,绳子的段数翻倍,而长度则减半。
二、解题过程总结
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格来清晰地展示每次对折后的结果:
| 对折次数 | 绳子总长度(米) | 每段长度(米) | 总段数 |
| 初始 | 4 | 4 | 1 |
| 第1次对折 | 2 | 2 | 2 |
| 第2次对折 | 1 | 1 | 4 |
| 第3次对折 | 0.5 | 0.5 | 8 |
三、结论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:
4米的绳子对折3次后,每段绳子的长度是0.5米,共有8段。
这个题目虽然简单,但能帮助孩子们理解“对折”的概念以及“倍数关系”的变化,是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直觉的好方法。
如果你正在教孩子数学,不妨用实物绳子或纸条来演示对折过程,这样更直观,也更容易让孩子理解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