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海底捞针的意思解释】“海底捞针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形容做事非常困难,几乎不可能成功。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寻找某样东西,或者试图完成一项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任务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海底捞针 |
| 拼音 | hǎi dǐ lāo zhēn |
| 出处 | 出自《西游记》等古典文学作品中,后广泛流传使用 |
| 本义 | 在深海中打捞一根针,比喻事情极难做到 |
| 引申义 | 比喻目标遥不可及,或方法不当,难以达成目的 |
| 使用场合 | 常用于形容工作、学习、生活中的难题或无法实现的愿望 |
二、成语来源与演变
“海底捞针”最早见于明代小说《西游记》,书中用此比喻孙悟空在大海中寻找金箍棒的艰难过程。后来,这一说法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,用来形容任何难度极高、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。
三、常见用法举例
| 句子 | 说明 |
| 他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,简直就像海底捞针。 | 表示希望渺茫,几乎不可能实现 |
| 这个项目风险太大,简直是海底捞针,不值得冒险。 | 表达对任务难度和成功率的担忧 |
| 他试图从一堆废纸中找出一份重要文件,结果无异于海底捞针。 | 形容方法不当,效率低下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型 | 成语 |
| 近义词 | 难如登天、大海捞针、缘木求鱼 |
| 反义词 | 易如反掌、轻而易举、事半功倍 |
五、总结
“海底捞针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寓意深刻的成语,常用于强调事情的难度和成功的不确定性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那些看似无望却依然尝试的努力,也可以提醒自己在面对困难时要选择更合理的方法,避免盲目行事。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不仅了解了“海底捞针”的含义,还掌握了它的出处、用法以及相关词汇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