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分崩离析是什么意思】“分崩离析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整体或组织在内部出现严重分裂、瓦解的状态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国家、政权、团队、组织等因内部分歧、矛盾激化而最终走向崩溃的情况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用法 |
| 分崩离析 | fēn bēng lí xī | 形容事物破裂、分散,失去整体性 | 多用于描述组织、国家、团体的分裂状态 |
二、成语来源与出处
“分崩离析”最早出自《论语·季氏》:“今由与求也,相夫子,远人不服,而不能来也;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也。”意思是:现在仲由和冉有二人辅佐您,远方的人不归附,却不能招致他们;国家四分五裂,却不能守护。
后来,“分崩离析”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,广泛用于形容各种组织、社会结构或政治局势的动荡与瓦解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别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四分五裂、土崩瓦解、支离破碎 |
| 反义词 | 团结一致、坚不可摧、融为一体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| 场景 | 示例句子 |
| 政治领域 | 这个国家由于内部派系斗争,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。 |
| 组织管理 | 团队缺乏沟通,导致项目进展缓慢,出现了分崩离析的迹象。 |
| 历史事件 | 明朝末年,朝廷腐败,百姓流离失所,国家分崩离析。 |
五、总结
“分崩离析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强调的是整体的分裂与崩溃。它不仅用于描述政治、经济、社会层面的动荡,也可以用于个人关系、团队合作等情境中,提醒人们重视团结与稳定的重要性。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、来源和使用方式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深层意义,并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