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简讯 > 宝藏问答 >

关于儒林外史好段摘抄赏析

2025-07-09 17:31:07

问题描述:

关于儒林外史好段摘抄赏析,快急哭了,求给个正确方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09 17:31:07

关于儒林外史好段摘抄赏析】《儒林外史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长篇小说,作者吴敬梓以犀利的笔触描绘了封建社会中士人阶层的种种丑态,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。书中语言精炼、人物鲜明,许多段落堪称经典。以下是对《儒林外史》中一些精彩段落的摘抄与赏析。

一、

《儒林外史》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刻画,展现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沦丧。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主线故事,而是由多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,形成了“散而不乱”的结构。其中,诸如范进中举、严监生临终点灯等情节,不仅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,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。

在语言风格上,吴敬梓善于运用白描手法,简洁而富有表现力,尤其在描写人物心理和行为时,常常一针见血,令人回味无穷。因此,《儒林外史》中的许多段落不仅是文学上的精华,也是思想上的警钟。

二、好段摘抄与赏析表

段落摘抄 出处 赏析
“范进不看便罢,看了一遍,又念一遍,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,笑了一声道:‘噫!我中了!’” 第三回《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》 这一段描写范进得知中举后的狂喜,表现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精神摧残。一个长期压抑的人突然得到认可,情绪失控,既可笑又令人心酸。
“他是个极爱钱的,每日里只吃一碗饭,两碟小菜,其余都省下来买书。” 第七回《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怅望扬子江》 这是匡超人年轻时勤奋好学的写照,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。但后来他却因金钱而堕落,形成强烈对比,突显了人性的复杂。
“那严监生临死时,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,一声不倒,总不得断气,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,伸着两个指头。” 第五五回《沉琼枝入赘豪家 王玉辉逢赦自尽》 此段描写严监生临终前的吝啬本性,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际,仍惦记着两根灯草,令人啼笑皆非,讽刺意味极强。
“他虽是一个穷秀才,却时常喜欢讲些大道理,动不动就‘仁义礼智信’,满口仁义道德,其实心里只想着功名富贵。” 第十回《鲍文卿遇旧识 陈和甫教场争闲气》 这段话形象地刻画了那些虚伪的士人形象,他们嘴上讲道德,实际却追逐利益,揭露了士人阶层的虚伪本质。
“这人姓王,名冕,字紫阳,号竹溪,浙江绍兴人氏。” 第一回《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》 开篇介绍王冕,他是全书唯一正面人物,象征理想人格。他的淡泊名利、重情重义,为整部作品注入了一丝希望之光。

三、结语

《儒林外史》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,更是一面照妖镜,映射出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。通过对这些好段落的摘抄与赏析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,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社会批判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功名的路上,不应迷失自我;在浮华世界中,更要坚守内心的真诚与善良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