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蒋干盗书是什么意思】“蒋干盗书”是《三国演义》中一个经典的故事,讲述了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前夕,曹操的谋士蒋干因自负而被周瑜利用,最终导致曹操误杀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,削弱了曹军实力。这个故事常被用来比喻“自作聪明、反被利用”的行为。
“蒋干盗书”出自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五回,讲述的是东吴名将周瑜设下计策,让前来劝降的蒋干偷看假造的“密信”,从而误导曹操,使他误以为蔡瑁、张允有叛变之心,最终将其处死。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周瑜的智谋,也揭示了蒋干的轻率与自负。此典故常用于讽刺那些自以为聪明却反被他人所骗的人。
表格说明:
项目 | 内容 |
故事来源 | 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五回 |
主要人物 | 蒋干、周瑜、曹操、蔡瑁、张允 |
故事背景 | 赤壁之战前夕,曹操与孙权对峙 |
故事内容 | 蒋干受曹操之命前往东吴劝降,被周瑜设计诱骗,偷看伪造的“密信”,导致曹操误杀蔡瑁、张允 |
故事寓意 | 自作聪明、反被利用;智谋胜于武力 |
典故用法 | 常用于形容人因轻信他人或过于自信而陷入困境 |
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,在历史与文学中,“蒋干盗书”不仅是情节上的精彩转折,更是对人性弱点的一种深刻描写。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,应保持冷静、理性,避免因一时的轻率而酿成大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