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】为加强水污染防治,保障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,国家对污水排放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。这些标准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种类、排放方式以及受纳水体的功能进行分类管理,确保污水在排放前达到相应的处理要求。以下是对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的总结与归纳。
一、标准概述
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是针对工业废水、生活污水等各类污水排放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。该标准规定了不同行业、不同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监测方法,旨在控制污水对水体的污染,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。
二、主要污染物及限值
以下是一些常见污染物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排放限值(单位:mg/L):
污染物名称 | 一级标准 | 二级标准 | 三级标准 | 备注 |
化学需氧量(COD) | ≤50 | ≤100 | ≤150 | 适用于不同规模企业 |
生化需氧量(BOD5) | ≤20 | ≤30 | ≤40 | 常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 |
悬浮物(SS) | ≤70 | ≤100 | ≤150 | 与水质类型有关 |
总磷(TP) | ≤1.0 | ≤3.0 | — | 重点流域执行更严格标准 |
总氮(TN) | ≤15 | ≤25 | — | 适用于高氮含量行业 |
氨氮(NH3-N) | ≤1.5 | ≤2.0 | — | 高氨氮废水需特别处理 |
石油类 | ≤5 | ≤10 | — | 适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 |
苯系物 | ≤0.1 | ≤0.5 | — | 高毒物质,限制严格 |
> 注:以上数据为一般参考值,具体执行标准应以最新发布的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 8978-1996 或其更新版本)为准。
三、适用范围
该标准适用于以下类型的污水排放:
- 工业企业的生产废水;
- 城市生活污水;
- 医疗机构、学校等公共机构的排水;
- 其他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污水。
四、实施意义
1. 环境保护: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,减少对河流、湖泊、地下水等水体的污染。
2. 资源节约:推动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,提高水资源利用率。
3. 公众健康:降低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的风险,保障居民身体健康。
4. 政策落实:为环保部门提供执法依据,提升监管效率。
五、结语
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是国家水污染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改善水环境质量、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各排污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,积极配合环保监管,共同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。
如需了解具体行业的排放限值或最新标准内容,建议查阅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相关文件或咨询专业环保机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