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夙夜在公什么意思】“夙夜在公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勤勉敬业、日夜为公事操劳。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官吏的职责精神,强调的是对国家、集体或公共事务的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夙夜 | 指早晚、日夜;“夙”为早,“夜”为夜晚 |
在公 | 指为公家、为公众、为公共事务而努力 |
整体含义:
“夙夜在公”指的是一个人从早到晚都在为公共事务操劳,形容工作勤奋、尽职尽责,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夙夜在公,在公明明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褒义,形容官员、干部或工作人员勤政爱民、无私奉献的精神 |
近义词 | 勤政为民、鞠躬尽瘁、任劳任怨 |
反义词 | 悠闲度日、敷衍塞责、玩忽职守 |
三、现代应用与意义
在现代社会中,“夙夜在公”不仅适用于政府官员,也广泛用于企业员工、教师、医生等职业群体中,强调敬业精神和责任感。
- 在职场中:表示员工认真负责、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任务;
- 在公共服务中:体现公务员或基层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态度;
- 在个人修养中:象征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。
四、总结
“夙夜在公”是一个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成语,强调的是为公事而日夜操劳的精神。它不仅是古代官吏的职责要求,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。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,拥有这种精神都能让人更加踏实、敬业,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。
表格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夙夜在公 |
含义 | 日夜为公事操劳,形容勤勉敬业 |
出处 | 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 |
用法 | 褒义,多用于赞美敬业精神 |
近义词 | 勤政为民、鞠躬尽瘁 |
反义词 | 玩忽职守、敷衍塞责 |
现代意义 | 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