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田家少闲月】《田家少闲月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《观刈麦》中的一句诗,原句为“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”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农民在五月时节的繁忙景象,反映了当时农业社会的劳作节奏和生活状态。以下是对该诗句的总结与分析。
一、
“田家少闲月”出自白居易的《观刈麦》,意思是说农民家庭很少有空闲的月份。在古代,农事季节性极强,尤其是五月,正是麦收时节,农民们几乎全年无休,忙碌于田间地头。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农民的辛勤劳作,也隐含着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。
整首诗通过描写农民割麦的辛苦,以及诗人自己面对这一场景时的内心触动,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与理解。这种情感在当时的文人中较为少见,体现了白居易关心民生、贴近现实的创作态度。
二、信息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出处 | 白居易《观刈麦》 |
原句 | “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” |
作者 | 白居易(唐代著名诗人) |
诗歌主题 | 描写农民劳作,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|
背景 | 古代农业社会,五月为麦收季节,农民常年劳作 |
语言风格 | 简洁质朴,贴近生活 |
情感基调 | 悲悯、同情 |
文学价值 | 反映社会现实,体现诗人人文关怀 |
三、结语
“田家少闲月”虽简短,却深刻揭示了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。它不仅是对自然农事的描述,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白居易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,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“以人为本”的精神内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