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简讯 > 宝藏问答 >

过门不入出处于哪里

2025-10-01 21:48:21

问题描述:

过门不入出处于哪里,急到失眠,求好心人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1 21:48:21

过门不入出处于哪里】“过门不入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经过家门口时,因为某种原因没有进去。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含义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。本文将对“过门不入”的出处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。

一、成语“过门不入”的出处

“过门不入”最早出自《孟子·离娄下》。原文如下:

> “禹之治水,水行而山处,……过门不入。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:大禹治理洪水时,常常奔波于各地,甚至路过自己的家门也没有进去。后人用“过门不入”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工作或责任,顾不上回家,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。

二、成语释义与用法

项目 内容
成语 过门不入
出处 《孟子·离娄下》
原意 大禹治水时路过家门而不入
现代引申义 形容因公事繁忙或责任感强,错过回家的机会
用法 常用于赞美他人的敬业精神或牺牲精神
示例 他为了完成项目,连续多日过门不入,令人敬佩

三、相关人物背景

- 大禹:中国上古时期的著名治水英雄,因其治水有功,被舜帝禅让为部落首领,成为夏朝的开国君主。

- 孟子:战国时期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,主张“仁政”,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。

四、延伸思考

“过门不入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体现了古人对责任、义务和集体利益的重视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种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尤其是在职场、科研、公益等领域,许多人都在默默付出,坚守岗位,体现出“过门不入”的精神风貌。

总结

“过门不入”源自《孟子》,原指大禹治水时路过家门而不入,现多用来形容因工作或责任而无暇回家的人。这一成语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厚重,也激励着现代人在面对挑战时,勇于担当、无私奉献。

项目 内容
成语来源 《孟子·离娄下》
原意 大禹治水,过门不入
现代含义 表示因公事繁忙或责任感强,不回家
文化意义 体现敬业、奉献精神
使用场景 赞美他人工作态度或牺牲精神

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故事或文化内涵,可参考《孟子》原文及相关历史文献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