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河姆渡遗址在哪里】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,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考古价值。它位于中国浙江省余姚市,是长江流域早期农耕文明的代表。以下是对河姆渡遗址的简要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关键信息。
一、河姆渡遗址简介
河姆渡遗址于1973年被发现,经过多次考古发掘,确认其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(约公元前5000—前3000年)。该遗址的发现,为研究中国古代农业、建筑、手工业和原始宗教提供了重要依据。河姆渡文化的出现,标志着长江下游地区进入了以稻作农业为主的文明阶段。
二、河姆渡遗址的基本信息(表格)
项目 | 内容 |
遗址名称 | 河姆渡遗址 |
发现时间 | 1973年 |
所在地 | 浙江省余姚市 |
地理位置 | 长江下游地区,钱塘江流域 |
文化时期 | 新石器时代中期(约公元前5000—前3000年) |
主要发现 | 干栏式建筑遗迹、稻谷遗存、陶器、骨器、木器等 |
文化特征 | 稻作农业、干栏式建筑、黑陶工艺、原始宗教活动 |
考古意义 | 代表长江流域早期农耕文明,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并列 |
现状 |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设有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|
三、总结
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,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其出土的大量文物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形态。河姆渡文化不仅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,也在世界考古学中具有深远影响。
通过了解河姆渡遗址的位置和背景,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和发展脉络。